首页

宝儿女王调奴隔板踩吐奶

时间:2025-05-27 07:00:15 作者:各地多举措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 服务提质 管理增效 浏览量:76330

  各地多举措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 服务提质 管理增效(深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新就业群体,强调“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

  聚焦新就业群体,各地出台举措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技能培养、保障权益、实现职业发展等。

  便利举措提升外卖骑手归属感

  穿上工作服,戴好头盔,80后鲁祺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大街小巷。伴随着手机叮叮作响的提示音,鲁祺当外卖骑手已有9年。

  过去,有的商场不让进门、不让上电梯,电动车没地方停,如今,专停泊位、专行通道等设施日益完善;过去,外卖员进小区常常经历“被拦住的烦恼”,如今扫个“小哥码”,不用登记就能进小区,每单节省几分钟……路上的点滴变化,体现城市温度,展现治理精度。

  送餐的间隙,鲁祺来到拱墅区文晖街道新和平商务社区的骑手驿站歇歇脚。驿站照片墙上是一张张全家福,那是今年春节,街道为留守杭州的骑手和他们的家人专门拍摄的,鲁祺和妻子女儿也有一张。这里每个月还会进行一次骑手恳谈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心里话。

  与驿站一墙之隔的,是新和平商务社区骑手党群服务中心,500多平方米的空间设置了休闲运动、心理咨询、儿童托管等各种服务项目,骑手也都可以享受到。

  “外卖员的工作流动性大,融入城市,找到组织很重要。”身为外卖骑手流动党支部书记的鲁祺说,随着工作和生活得到保障,大家也想要凝聚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说干就干,在街道的支持下,一支由外卖骑手组成的“骑士汇”队伍,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外卖骑手每天在路上跑,对小区、楼宇、工业园区等情况较熟悉,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反映和施救。当地还统筹资源,根据骑手们的需求量身定制实用技能课程,涵盖了从消防安全知识到送外卖需要掌握的日常英语口语等内容。同时,骑手们想学什么都可以提。“我们希望能够和新就业群体形成良性互动和反馈,让大家找到自身职业的获得感。”新和平商务社区党委书记田红卫说。

  “现在,我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鲁祺说。

  “绿色通道”让网约车司机遇事不慌

  四川省成都市,下午4点,曾师傅的车旁突然响起刺耳的刹车声,“砰”的一声,他的车门被一辆私家车撞凹陷,玻璃碴满地——这是前不久,曾师傅遇到的一件烦心事:“正是跑单旺季,维修时间长,太耽误事了。”

  事故发生后,他将受损车辆送到了修理厂,不成想,正值假期,维修工人放假,这会使他错过小长假营运高峰。

  “车子要修近一个月,这个空档期给我造成的损失该咋办啊?”情急之下,曾师傅来到了位于成都东站的“华仔红色方向盘”网约车司机之家,向成都市网约车协会寻求帮助。

  听到曾师傅的诉求,成都市网约车协会党支部书记李明赶忙联系了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公益律师赵本正。了解情况后,赵本正给出了建议:网约车的运营收入是司机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事故导致的停运使其失去了这部分预期收入,需要争取停运损失费。

  经同当事人反复沟通、调解,成都市网约车协会与律师为曾师傅争取到了一笔停运损失费,曾师傅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据介绍,成都市网约车协会党支部、成都市律师行业党委等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队,为网约车司机维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并持续开展公益普法讲座及志愿服务活动。“华仔红色方向盘”网约车司机之家为网约车司机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12项免费服务,日均接待司机超200人次。

  家门口的服务更贴心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的居民刘丹,是一名电商直播从业者。一年多的时间,她已习惯了在直播间侃侃而谈,带货量也一路攀升。

  去年5月,石景山区人社部门在八角街道试点建设零工驿站。家住附近的刘丹来驿站准备找零活,发现这里有技能培训班,便报名了电商直播培训。

  “结合市场用工形势和求职人员需求,驿站面向社区人员开设电商直播、视频剪辑等技能培训,让更多劳动者有技能傍身,助力他们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八角街道办事处二级调研员明常红介绍。

  经过两轮短视频培训,刘丹签约了一家企业的直播业务。“在家门口就业,走着上下班,还能照顾家。”刘丹说。

  八角街道零工驿站依托区人社局搭建的“就业直通车”线上就业服务平台,打造了“众业共治”街道级平台,为广大求职者就近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现场对接、当日到岗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线下就业帮扶团队通过电话回访求职者约2800人,密切跟踪求职者就业进展与需求,已成功助力562人次实现就业,其中签订劳动合同的长期固定工386人。

  “通过培训等举措,很多人成功应聘为企业正式职工。”石景山区人社局副局长刘峰说,今年零工驿站将融入社保政策介绍、企业参保服务等服务,强化供需对接,提供就业“就”在家门口、高效服务“零”距离的公共就业服务。

  本期统筹:张雪妍

  本报记者  窦  皓  游  仪  潘俊强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6日 第 04 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前三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量超741吨 金条和金币消费量同比大增

总台记者 靳丹妮:想要感受智慧高速的智慧化,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下一个这条高速的专属手机软件“智在行”,它的作用就是能够让智慧高速的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司乘人员,让我们更快、更精准地获取路面情况。打开导航,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条智慧高速的智慧化。

河南郑州:游客博物馆里过中秋假期

郑州9月20日电 (王宇 王士豪)近年来,古都洛阳多次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成为一座“网红”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9月20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洛阳市政府副市长任丽君就洛阳文旅发展情况进行解读。

人民网评:黑土地保护提档升级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强化毕节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民革中央帮助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引进,推广浙江、江西等省级组织“东迁西归”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经验;致公党中央协调致公党党员企业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乡村振兴数字化创新产业学院”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中华职教社联引企业与毕节6所中高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截至6月底,联引10家优强企业与毕节有关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16名专家人才担任(兼任)毕节高校(医院)校(院)长,帮助毕节培训各类人才34.08万人次。

安理会就伊朗与以色列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古特雷斯呼吁双方停止敌对行为

(八)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国际人才走廊”,在流动性便利、放权式管理、贡献性奖励上形成符合国际规则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吸引外国高端人才到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便利措施。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参与建设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支持苏州工业园区符合条件的单位备案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入选国家、省、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人才计划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且继续工作的,可以选择由用人单位申请后延缴费。

外国学者走进浙江义乌 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当天,两岸媒体记者采访团走进钦州市刘永福旧居,了解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法和抗日的英雄故事。聆听他的后人讲述他的未了之志,以及刘家五代人的从军报国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